客運站的規模頗大,空間配置有點像統聯的中港轉運站,只是月台非常多,畢竟在西班牙綿延千里的國土上,城市間的路網也綿延百里,隆達的公車站月台也跟著綿延百尺,各路公車四通八達,買完票的我們拖著笨重的行李來來回回找不到自己的公車,眼看發車時間就快到了,我硬著頭皮問路邊一位司機大哥,把車票湊到他眼前比手畫腳問:「Where?」他的反應不出所料,明明我用英文問,他卻仍以西班牙文劈哩啪啦講一大堆,講得我兩眼發愣,他看到我呆滯的表情才恍然大悟,舉起手指頭一根根數給我看,表示往前走幾個月台的意思,嘴巴還是滔滔念著西班牙語,西班牙人真可愛。
隆達與塞維亞相距130公里,客運車程兩小時半左右,窗外的風景依舊是土黃色與青綠色的交錯,但今日的綠色與昨日的橄欖樹田有些許不同,而是整片浪漫的太陽花田。中午12:45抵達目的地,在安達魯西亞省的兩大名城流浪兩天後,最後當然要入朝拜見安達魯西亞的省會--塞維亞,西班牙的第四大城市。
隆達客運站 |
塞維亞貴為西班牙第四大城,其歷史絕不是三天兩夜可以說完的,我們只能繼續活在哥倫布與摩爾人的脈絡裡,讓這趟西班牙之旅的劇情順暢。兩天前當我們還在巴塞隆納的貝爾港時,講了哥倫布的故事,西班牙雙王1492年在巴塞隆納接見了哥倫布,然而哥倫布從1492年到1506年過世期間幾乎都是在西班牙西南部加的斯海灣(Golfo de Cádiz)附近的海港間活動,美洲冒險的第一次航行從帕洛斯港(Palos)出發、第二次與第四次是加的斯港(Cádiz)、第三次是聖盧卡爾港(San Lucar),其中加的斯港與聖盧卡爾港位在瓜達幾維河海口附近。
瓜達幾維河(Rio Guadalquivir)之名來自摩爾人的阿拉伯語,意指「大河」,是西班牙境內第五長河,卻是西班牙唯一一條可航船的河流,羅馬帝國時代可以航行至科爾瓦多(Córdoba),今天只能航行到塞維亞。這樣的地理關係讓塞維亞成了西班牙航海鼎盛時期的大商港,想像哥倫布探險隊從美洲裝的黃金白銀滿載而歸,從加的斯灣進港,再沿著瓜達幾維河一路東行至塞維亞,再轉運治歐洲各地,塞維亞曾設有「西印度群島交易所」,負責轉運貿易;後來18世紀初瓜達幾維河有淤積問題,交易所遷至海口的加的斯(Cádiz),塞維亞一度沒落,後因瓜達幾維河得整治清淤才得以復燃。
客運在荒野中行駛兩小時後,漸漸感受到城市近了,公路從平面變成了高架橋,接著經過一個個系統交流道,最後上了大橋橫跨瓜達幾維河(Rio Guadalquivir),塞維亞近在眼前了。塞維亞有兩個公車站,分別是Plaza de Armas和Prado de San Sebastián,前者是公車大站,若要通往馬德里或格拉那達等地會從那發車,後者則是較小的分站,兩者之間的距離頗遠,必須搞清楚自己在哪一站下車。我們在Prado de San Sebastián下車,公車站長得很樸素,鵝黃色二層建築,但室內牆壁畫滿了壁畫,大概與塞維亞的歷史有關吧。
公車站內的壁畫 |
在塞維亞住的不是旅店,而是有點像日租型的公寓套房,公寓離Prado客運站有段距離,只能搭不會講英文的Taxi,反正地址塞給司機大哥看就好了。我們跟房東約下午2:00開門,現在才12:40,於是先拖著行李在街上亂晃,找到一家餐廳果腹,餐廳的裝潢很有伊斯蘭教的味道,一面壁磚全是伊斯蘭的青花圖騰,另一面則是灰黃色的石塊打造猶如岩洞般的感覺,塞維亞給我的第一印象比格拉那達更有摩爾人的氣息。不意外地,老闆還是不講英文的,也對外國人沒甚麼好臉色,丟了menu給我們自己看,但還真看不懂裡面在寫甚麼,於是依循幾種原則:(1)疑似Rice的點一份、(2)疑似Vegetable的點一份、(3)菜單裡重複性很高的也點一份,或許是個招牌。
「亂點鴛鴦譜」點法可享受猜謎換驚喜的樂趣,不過有時換到的是地雷。老闆端上的第一盤有點像海鮮飯但黏答答的,第二盤是青豆、洋菇、炒蛋、奶油攪在一起的東西,看不出來主角是誰,第三盤就真的不知道是甚麼東西了,整碗深綠色的青菜拌在橄欖油裡,拌到都爛透了,味道非常鹹重,並不是食不下嚥的那種難吃,而是吞進肚子裡後彷彿沿著食道都殘留了那股油味,每呼口氣就會把那味道嗝出來似的,吃久了一整個反胃,只好搭配麵包硬吞。在塞維亞的第一餐就被如此折磨,我們能做的就是死死地記住這道菜的名字,下次絕不再踩地雷了!
吃到令人反胃的一碗東西 |
公寓位在塞維亞美術館附近一條叫Calle Monsalves的巷子裡,兩邊皆是典雅的三層樓建築,感覺也是有數十年或甚至百年的歷史吧,不敢確定,但在歐洲古城裡猜建築年份儘管大膽起跳。房東是個中年女子,會講英文,房間位在某棟建築的二樓,格局根本是可以長住久安的「家庭式套房」,有廚房、餐廳、沙發、一張雙人床,少說有15坪吧,對老媽這種習慣住得像家的老人家來說簡直投其所好,高興地在房內轉圈圈大肆稱讚,而且這一層一個晚上才45歐元,是這趟西班牙之旅住宿中最便宜的。
現在時刻下午兩點,外頭氣溫高達44度,實在不想出去當烤人,且連日旅途的我們已經備感疲憊,加上剛剛午餐那碗反胃的的東西還在腸胃裡攪得噁心,大夥決定先吹冷氣睡個午覺吧。
公寓所在的Calle Monsalves巷子 |
公寓一角:雙人床與沙發 |
公寓一角:廚房、浴室與餐桌 |
外頭的氣溫始終高居不下,但睡飽的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出門,展開塞維亞的探索之旅,相較於巴塞隆納、格拉那達、隆達經精確的行程安排,來到塞維亞的我們已略顯怠惰,保持著「隨遇而安」的旅行心態,功課也不做了,上街走到哪看到哪,美其名叫「自然體會當地的城市生活」。
不過,還是有些重頭戲要把的,來到塞維亞,或者說來到西班牙,怎能不看場「佛朗明哥舞」呢?老姊打聽到一條「道地佛朗明哥舞」的門道,據說是比較內行的人或懂門道的觀光客看的表演。為了這場不可不拜的聖途,我們得先到Oasis Backpackers Hotel櫃檯買晚上表演的票。Oasis Backpackers Hotel位在市中心的小巷子裡,一進門就感受到濃厚的「背包旅社」的味道,牆上貼滿各種語言的廣告地圖,昏暗燈光下鋪著現代感十足的色彩傢俱,各種國籍的人或站或坐地散落各個角落,操著各式各樣的口音。佛朗明哥舞表演的票在櫃檯購買,一人7歐,今晚8:30再到這個櫃台集合。
都市陽傘 (Metropol Parasol)
買完票後展開塞維亞的無目標閒晃之旅,Oasis背包客棧附近有作非常醒目的巨型建築,乍看不知道它到底想表達甚麼。這座巨型建築叫「都市陽傘(Metropol Parasol)」,起件動機有點像台中市擬建台中塔那般想創立空間的「新地標」,不僅達到宣傳的噱頭,也有轉移市中心位置的目的。都市陽傘位在La Encarnación廣場上,遠看很像個超大蜂窩懸掛在空中,近看竟然是片片不規則形裁割的厚木板拼成的網格狀建築,規模很大,佔地廣闊,都市陽傘之名取自它的造型很像稱開來的大陽傘,但其透光過於良可沒有發揮陽傘的功能喔,有人也把這形狀稱為「蘑菇」。都市陽傘是由德國建築師Jürgen Mayer-Hermann所設計,設計靈感來自塞維亞城市溫熱的氛圍、塞維亞教堂的拱形建築、以及濃厚的摩爾人與吉普賽人文化,他把這些元素容和再轉為現代藝術建築,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但我想這頭銜應該只有指現代建築吧,木建築有人拼得過北京紫禁城或日本東大寺嗎?
塞維亞的建築之旅就從這融合多種文化元素的現代藝術建築開始。
離開由都市陽傘帶領的「新市中心」後就往古蹟區的方向前進,歐洲歷史大城裡總能有新有舊,而且新舊相互融合沒有所謂邊界,從都市陽傘走往大教堂的路上我們選了一條Calle Tatuan的商店街,沿街幾乎都是老建築,一、二樓店面則都是時尚名店,也不乏Monga、Zara、H&M、C&A這些歐洲國民品牌。徒步區的天空拉著白色帆布以遮陽,和都市陽傘的藝術相互輝映。Calle Tatuan走到底是新廣場(Plaza Nueva),旁邊是塞維亞市政廳,再走過去就是大名鼎鼎的塞維亞主教堂了。
塞維亞聖母主教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la Sede)
還沒走出商店街,就已難忽略遠方存有一座世界級建築的感應,身體像被定位般不知不覺地就往那個方向前進,不久塞維亞主教堂93公尺高的尖塔屹立眼前,從此你將目中無其他了。塞維亞主教堂是天主教塞維亞總教區的主教堂,原址本來是摩爾人政權的清真寺,塞維亞1248年西班牙人收復後改為天主教堂,15世紀的西班牙興起一股「除伊斯蘭化」的風潮,西班牙人對於使用清真寺改建的教堂感到厭煩了,塞維亞教會在1401年宣布建新一座「巨大的教堂」,主教堂最高的那座塔叫作希拉達塔(La Giralda),是改建時唯一留下來的原舊建體,以前清真寺的宣禮塔,不過也只留了塔身,塔頂仍被改為哥德式建築鐘樓。
新教堂建了100年,想想100年好像也還好,聖家堂都蓋130年了。百年固然嫌短,但塞維亞主教堂的榮譽可多了:1987年列為聯合國文化遺產、世界第三大教堂、以及世界第一大的哥德式教堂。在歐洲既然要以世界遺產為主脈去旅行,整天都在「第幾大教堂」間盤旋徘迴都要麻痺了,所謂的「大」其實也有分的,比總體面積有張名單,比高度有另張名單,比體積還有張名單,連長度也可以列一張名單,幾何數學點線面通通都用上了。所以,重新定義一下眼前這隻教堂怪物吧:塞維亞主教堂在總體面積上是世界第三大教堂,體積上是第四大教堂,長度上是第21長教堂,至於高度就敬陪末座了,連排名40以後的巴塞隆納聖家堂都比它高出30公尺。
主教堂附近聚集了大量的觀光客與觀光馬車,我們渺小的三人再度瀕臨龐大教堂的腳底下,應付這種感覺早已駕輕就熟,甚至厭倦了;旅行到今天,連對歷史建築癡迷的媽媽都性情大變,看到教堂的第一句是:「厚!怎麼又是教堂!」看到很誇張的教堂就叫:「這建築....是又在搞甚麼東西?」面對每個歷史城市的評語又是:「哪有這樣隨便一個城市都這麼漂亮,走都走死了....」我們兩個小毛頭在旁聽到都笑歪了,沒想到巴塞隆納建築之都的後遺症如此嚴重。
希拉達塔(La Giralda) |
希拉達塔(La Giralda) |
「世界最大哥德式教堂」的頭銜倒蠻值得觀察與思考的,從小媽媽教我的「哥德式」中含有幾種元素:尖拱、肋筋穹隆、飛扶壁、大片彩色玻璃窗,其特色是「拉長」建築,著重往天空延伸的感覺,有「接近上帝」的宗教意涵;為挑戰本體高度,哥德式建築揚棄羅馬式建築厚重的牆體,以及把圓拱改為尖拱創造向上延伸的銳角視覺,飛扶壁是為了支撐這種超高建築而生的結構牆體,本身也符合垂直延伸、銳角、尖拱、輕巧的風格。
為什麼說「世界最大哥德式教堂」讓我踟躕了呢?我用媽教的幾種哥德建築元素仔細打量主教堂,發現無一不缺,但整體感覺就是「不像」。這才發現我對「哥德式建築」存有一種刻板印象,尤其在去年親眼目睹恐怖科隆教堂後,更加深刻版印象的定型,而眼前這座「沒那麼尖銳」的塞維亞主教堂顯得不太「哥德」!
哥德(Gothic)的定名也跟歐洲的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2世紀哥德起源於法國的仿羅馬式建築,羅馬文化對歐洲大陸的影響在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掉後還是綿延數百年,直到篤信天主教的日耳曼人慢慢地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把羅馬的圓拱改成尖拱、扶壁改成飛扶壁、加大窗戶以「朝暮聖恩」...等,但15世紀在義大利人所帶動的「文藝復興運動」中想要找回羅馬文化,於是先對中世紀的建築作了回顧與評語,說:「中世紀那種模仿野蠻民族的手法所建立的建築風格,我們稱之為『哥德式』。」來自德國的哥德族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也是他們滅了在義大利的羅馬政權,難怪義大利人記恨在心。而今,「哥德」兩字可是一點貶意都沒有喔。
重新溫習了哥德式建築的源頭後,才慢慢削弱了我對哥德的刻版印象,慢慢欣賞眼前這座「世界第一大的哥德式教堂」,不過我的猶豫也是有些道理的,塞維亞主教堂的確融合了點摩爾人伊斯蘭的風格,畢竟長達800年的耳濡目染怎能說銷毀就毀了呢?對哥德式的誤會可以化解,但對教堂的倦意卻難了,我們竟然選擇不買票進去參觀,違反我跟姊過去「有高必攀有塔必登」的原則,僅在外面大轉一圈,要轉一圈也夠花時間了。
不過塞維亞主教堂裡的哥倫布遺骸到底是不是真的,近年引發許多爭議,因為遠在南美的聖多明哥1877年在伊座教堂內發現一個墓穴及骸骨,文物與骸骨上有太多疑點指出這才是哥倫布,此發現遂掀起考古界一陣討論,一直到21世紀都還有以DNA研究討論這個問題,但至今沒有確定的答案,應該說,兩邊都堅信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哥倫布。
有關哥倫布航海時期的大量檔案文件就存在塞維亞主教堂旁邊一棟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此建築便是當年設置「西印度群島交易所」的地方,其豐富珍貴的庫藏使其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可惜位在世界第一大哥德教堂的旁邊,很容易被忽略。
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 |
塞維亞王宮(Alcázares Reales de Sevilla)--阿爾卡薩爾王宮(Alcázar)
既然沒進塞維亞主教堂,老媽決定要進位在一旁的塞維亞王宮,或叫阿爾卡薩爾王宮(Alcázar),回想這個選擇其實蠻奇怪的,一個是看到膩的天主教教堂,一個是看到膩的摩爾人皇宮,根據老媽的意思是自從在法國巴黎看過聖母院後甚麼哥德式教堂都不算甚麼了,然而我懷疑自從看過格拉那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後,眼前的阿爾卡薩爾王宮到底算甚麼呢?哈哈,會這樣錙銖必較絕不是因為藝術或意義的優劣,而是因為疲累。
就順從母意,買票欣賞阿爾卡薩爾王宮吧,要從獅子門(Puerta del Leon)進入,獅子門有八百年歷史,外觀是歐洲常見的古代小城門,要不是塗上紅漆及有個獅子圖騰,還真不容易注意到這個門,也不會知道裡面有座「安達盧西亞內第二漂亮的皇宮」,第一美不用說也知是阿爾罕布拉宮囉,網路上有建議順序不要搞反才可以「漸入佳境」,可惜來不及了。
穿過獅子門後進入一個被建築環伺的中庭,感覺有些錯亂,因為兩面建築風格差異頗大,顯示出這座皇宮走過多麼漫長的歷史。摩爾人711年侵略伊比利半島的故事在格拉那達講過了,但摩爾人在幾百年的統治期間因伊斯蘭教教義分歧分成幾個教派,也變成相互征討取代的政權王朝,其中穆瓦希德德教派於1211年建立阿爾摩哈德王朝(Almohades),1170年遷都於塞維亞,阿爾卡薩爾王宮就是此時開始修築的王宮。1248年塞維亞被西哥德人收復,又經歷大航海時代、伊斯蘭種族清洗運動、與文藝復興等,阿爾卡薩爾王宮摻合摩爾、哥德、羅馬、甚至來自東方中國的建築風格。
眼前這個中庭,前方與右方是摩爾人的皇宮建築,左方卻是一棟有點MIX的建築,幾何形狀上有摩爾與巴洛克的感覺,顏色有南歐風,但建材卻有點現代水泥的感覺。摩爾風格的那棟叫佩德羅一世宮(Palacio de Don Pedro I),佩德羅一世是14世紀中卡斯提利亞國王,據說他曾引發內戰又顯露自己的領導無能,只會搞一些暴力殘忍的小動作,所以人稱「殘忍佩德羅」。佩德羅一世定居在塞維亞,現今看到的阿爾卡薩爾王宮大部份是佩德羅一世於1364年修建的,還特別去格拉那達請摩爾工匠過來;但我個人有些質疑,第一疑點是當時格拉那達還是摩爾人王朝,第二疑點是西班牙人的王蓋的皇宮為什麼想要摩爾風格呢?難道當時的西班牙人對摩爾人的文化是嚮往的?
佩德羅一世宮(Palacio de Don Pedro I) |
阿爾卡薩爾王宮的建築部分沒有「皇宮」的寬敞闊氣,反倒非常迂迴,「旁門左道」很多但又可以「四通八達」,左彎右拐地都不知道走到哪邊去了,所以我們逛阿爾卡薩爾王宮的方式就跟著非常隨便,有些角度跟阿爾罕布拉宮非常像,例如娃娃中庭(Patio de las Munecas)的雕塑與少女中庭(Patio de las Donchellas)中軸對稱的水道,但若要單純比較伊斯蘭建築的「華麗」程度,那當然遜色許多,可能只有使節廳(Salon de Embajadores)的三拱門與圓頂可以媲美了。
使節廳(Salon de Embajadores) |
娃娃中庭(Patio de las Munecas) |
娃娃中庭(Patio de las Munecas) |
少女中庭(Patio de las Donchellas) |
少女中庭(Patio de las Donchellas) |
卡洛斯五世廳(Salones de Carlos V)的建築風格稍有不同,少了很多摩爾的華麗裝飾,多了點哥德的線條與形狀,且牆上掛了些地毯壁畫描述了斐迪南三世征服摩爾人的故事,還有一張斐迪南三世臨終前的懺悔圖,斐迪南三世在1248年收復塞維亞後主要都留在這裡,死後也葬在塞維亞主教堂內。
卡洛斯五世廳(Salones de Carlos V) |
馬車之旅
雖然已經走了三公里的路,欣賞過塞維亞兩個世界遺產與一個現代藝術,但也深知只是塞維亞的冰山一角,於是我們決定花18歐搭復古馬車遊覽塞維亞。塞維亞主教堂邊的觀光馬車多的跟高鐵站的計程車一樣,車伕大多皮膚比較黝黑,可能是混過摩爾或是吉普賽的血統,他們手上拿著一張地圖,看到觀光客就主動湊上來劈哩啪啦地介紹行程,偶爾使出半拉半扯的招數,所以我們先在遠處瞄準比較順眼的一輛馬車才走過去;選重的這位車夫臉自始自終都很臭,向我們簡介行程時手上的地圖也拿不穩,眼睛也不看我們一直掃瞄著周遭的商機,嘴裡講的英文口音重到聽不懂,但不管怎樣我們也無所謂了。
坐馬車觀光有「偷懶」的心虛感,也勢必會「走馬看花」了,操著奇怪口音的車夫一路上雞哩瓜啦地用英文介紹周邊景點,我是沒聽懂半句',後來也就乾脆沒在聽了,倒是老姊不知哪來的使命感自己在那聽一段翻譯一段,但內容真可謂「截彎取直」和「言簡意賅」,例如車伕講一大堆後老姊翻譯成一句:「前面有個雕像,是個女的。」後來我實在憋笑不住就說:「其實我們看得出來.....」一旁的媽媽瞬間爆笑出來,她也忍很久了。
馬車的路線先沿著瓜達幾維河邊的Paseo de las Delicias大道走,經過一座很像軍事碉堡的黃金塔(Torre del Oro),是從摩爾人王朝就存在的防衛建築,現在是軍事博物館。往南繞過聖特爾莫宮(Palacio de San Telmo)和塞維亞大學(Universidad de Sevilla),再進入瑪麗亞路易莎公園(Parque de María Luis),這座花園原本是聖特爾莫宮的一部分,現在是屬於塞維亞政府也是城市綠化的重要一塊,功能有點像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
馬車進入花園後繞了一大圈,經過塞維亞藝術與傳統博物館(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也是重摩爾風格鮮明的巨大建築,最後馬車來到了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占地廣闊的半圓形廣場,中間有座巨大噴水池,廣場弧形邊緣與一棟身形極長的建築緊密契合,更加發長了廣場的視覺效果。
左邊是黃金塔(Torre del Oro) |
塞維亞藝術與傳統博物館(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 |
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 |
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 |
瑪麗亞路易莎公園、塞維亞藝術與傳統博物館、以及西班牙廣場都是那樣氣勢如虹古意盎然,但它們是20世紀後塞維亞的新地標,歷史還不到100年,1929年塞維亞爭取舉辦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或稱西美博覽會,就在公園內建了這兩座永久性建築,且大倡「摩爾復興」的藝術風格,毫不保留地展現在兩座建築的柱子、拱型、屋頂的造型上。1992年塞維亞又爭取到世界博覽會舉辦權,適逢哥倫布發現西大陸的500週年,便以「發現的時代」作為展覽大主題。
塞維亞用它的建築再再向我展示航海年代的輝煌與近代的興衰,是那樣的驕傲自豪,又是那樣欲振乏力。1492年西班牙雙王驅逐摩爾人統一伊比利半島,1492年哥倫布也發現美洲大陸開啟了西班牙大航海時代,15到17世紀西班牙國立達到鼎盛,18世紀後英國與荷蘭的崛起威脅了西班牙的帝國版圖,最後連歐洲人向來看不起的美國也在1898年美西戰爭擊敗西班牙艦隊,西班牙從此喪失所有美洲殖民地。回顧長達五百年的歷史,再看看眼前這1929年以「西美博覽會」與1992年以「發現的時代--世界博覽會」之名遺留下的痕跡,塞維亞不像巴塞隆納的「九八世代」激發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而是散發濃厚的「鄉愁」,歷史中的摩爾義術與哥倫布故事塞滿塞維亞的精神層面,難得讓我感到「當下」的只有都市陽傘,卻是一個德國人替塞維亞設計的。
結束一小時的馬車導覽後,我們又穿過了古今交錯的購物街逛回了都市陽傘廣場,沿途也逛了Zara等店,覺得衣服都好醜,歐洲人的穿著本來就沒中日韓這種講究,但就是有人會大放厥詞說雖然歐洲甚麼都不怎樣但還是出了很多大師之類的話,我覺得既然已經活在西方世界中心的全球化遊戲規則下,道理也沒甚麼好談的。
佛朗明哥(Flamenco)
我們到酒吧的時間尚早,搶到了極好的第一排位置,距離舞台只有一公尺而已;舞台上放著四張椅子,說明了等下也就只有四個人表演了。觀眾被從各個地方陸續帶來,晚間9:30準時開始,引言者先說明欣賞守則:表演過程不准使用閃光燈,而且絕對禁止錄影,強調這是對佛朗明哥藝術與辛苦舞者的尊重,不過節目最後會開放10分鐘男女共舞的部分給觀眾錄影。
佛朗明哥(Flamengo)不是只有舞蹈,是一種表驗藝術的合稱,包括了音樂、歌唱、及男舞女五的部分,因此佛朗明哥表演至少會有四種元素:吉他手、歌手、男舞者、女舞者,而我們的小酒吧秀場上一種元素就靠一個人,技藝精湛。佛朗明哥的起源同樣與摩爾人被基督教征服的歷史有關,15世紀末倒16世紀中西班牙大興種族清洗政策時,許多摩爾人和猶太人被迫受洗皈依基督教,或偽裝躲進吉普賽人族群裡,吉普賽人是羅馬帝國時代就在流亡的民族,在歐洲各地都是被壓抑在社會底層的族群,因此文化性格常有悲憤的成份,而當吉普賽文化在南西班牙融入被打壓的摩爾與猶太文化後,爆發出的宣洩與抗爭的情緒更顯益彰。
四位表演者剛出場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相當嚴肅,迫使現場一片寧靜,一男一女兩位舞者高頭大馬,男舞者穿著帥氣的襯衫皮褲,女舞者則是連身粉紫底大白點的長裙,每一幕都與想像中熱情奔放的佛朗明哥相距甚遠;然而,當吉他手第一個撥絃和歌手第一個顫抖高亢的喉音出現後,「可怕」的西班牙魅力瞬間充盈觀眾的官能感受,舞者起初淡定地坐在椅子上,用拍掌、拍腿、踏腳的方式和著歌手的抑揚頓挫的歌聲,節奏愈來愈緊湊,聲音愈來愈響亮,接著男舞者慢慢起身,佛朗明哥舞開始了。男舞者的女舞者的表演都是分開的,男生著重在步伐的快速移動,女生則有很多側身撩裙的舞姿,清脆紮實的踏步聲猶如鑼鼓喧天,但受制於小小的酒吧中只有盪起無限回響,緊湊的難以換氣;就這般看著四位本來很嚴肅的表情變得兇猛,本來緩慢迂迴的節奏變得激情奔放,本來紳士淑女的打扮變得狂野瀟灑,男女舞者抖動著滿身的汗水一個轉身就濺灑在第一排的我身上,除了這般描述外,那種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震撼感實在難以筆墨形容。
最後,我當然如願地錄到一小段男女共舞的部分,在這段表演中四位舞者的表情變得輕鬆許多,男女舞者間多了嘻笑調情的動作,把適才劍鈸弩張的氛圍整個化解了,表演後女舞者受到觀眾們的熱烈喜愛,我注意到當她的孩子從後場跑上舞台找媽媽時,她臉上瞬間洋溢起截然不同的溫柔笑臉,若是頂著這種溫柔跳剛才的舞,佛朗明哥一點也不佛朗明哥了,我突然體會到佛朗明哥如此強烈吸引我的拉力在哪了,是那股翻山越嶺的逃亡、漂泊無根的感慨、卻又對自身文化的自豪。在佛朗明哥表演者眼中,觀光與藝術表演是迥然不同的角色,一種是應付當代社會的必須,一種確是根深蒂固對自身血統與文化的探索與崇仰。
欣賞完佛朗明哥步出小酒吧的感覺只有四個字--悵然若失,彷彿世界的音響都被關掉一樣無聲無息,毫無旋律,也好,頂著塞維亞的夜色慢慢地走回公寓,途經阿三的店就買一些優酪乳和水果。西班牙五百年的歷史一而再再而三在五天旅行中反轉著,突然覺得喜歡歷史是一件好累的事,因為歷史並非一件「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的事,而是充滿懷疑、思考、與反省的,而且難免會想到自己的文化與歷史,那就算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了。
摩爾人的塞維亞,卡斯提利亞的塞維亞,哥倫布的塞維亞,西班牙的塞維亞。晚安。
西班牙系列文章:
西班牙(一):巴塞隆納高第
西班牙(二):巴塞隆納舊城
西班牙(三):格拉那達摩爾人
西班牙(四):隆達鬥牛士之歌
西班牙(五):塞維亞的哥倫布
西班牙(六):義大利加古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