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4, 2001

情絲理路:吐魯番(四) 蘇公塔

* 情絲理路系列是在娘的指導下,由姊妹共筆,老姊撰寫主文,本人撰寫註釋 *

我作證: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回教念清真言



在西寧,我們參觀了塔爾寺,一個藏傳佛教聖地,而新疆,伊斯蘭教是最大的宗教,因為當年阿拉伯商人和當地人做生意或通婚的緣故,逐漸聚集許多穆斯林,清真寺也就像連鎖店一般一座座建立。

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駛於西元七世紀,我們不能稱伊斯蘭教徒為「回民」,因為那是回族人民的稱呼,應該稱為「穆斯林」。他們不能有偶像崇拜,只能膜拜真主阿拉和賣家那塊從天上掉下來的大黑隕石,基本戒規中就要求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拜一次,回來身分地位都會高人一等的,另外也要求穆斯林一天內要朝西方的麥加膜拜五次,每年需齋戒一個月:白天不能吃東西,持續一個月,是為了體會當年阿拉伯人被經濟阻隔時的貧窮潦倒,而用省下食物的錢來救濟貧困。他們不吃豬肉[1],也不說豬肉,都說「大肉」,所以要教一個姓朱的人,一定得說:「朱先生!」不能稱「大朱」或「小朱」;豬是回教的禁食肉品,因此,穆斯林只吃牛、羊和一些家禽類,而且必須請阿訇來唸經為動物超渡後宰殺,才能食用,自然死亡的動物他們也不吃;在街上常看到穆斯林所開的餐廳,招牌幾乎是復古型的掛旗[2],餐廳名稱上方還要加上「清真」二字,若畫有月亮,缺口一律向西,真是嚴格又複雜!平常看到可愛的小朋友,即使是剛出生的小嬰兒,都不能摸頭,因為頭頂是此人與真主阿拉溝通的管道,若碰了代表有意阻礙,非常不敬的,我就想了:這不是與中國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有異曲同工之妙嗎?全世界有多少穆斯林!若阿拉的神力能兼顧得了,又何必只限制在頭頂呢?

[1] 為什麼伊斯蘭教不吃豬肉?

根據宗教的解釋,腳有四蹄而且不分蹄的動物是骯髒的,豬就是符合這條件。但更正確的說法,阿拉伯人是不會吃豬的原因:其一,豬行走緩慢,不利於遷徙時管理與移動;其二,豬肉不煮熟易感染致病,若要煮熟又耗燃料,阿拉伯人生活的地區是很缺燃料的。所以根本的辦法就是用宗教明令禁止,讓豬戒除被吃的威脅。

[2] 街上復古型的招牌?


在西寧,我們看到許多模仿(或者說保留)古時的「幌子」。「幌子」就是今天的招牌、看板,也稱「市招」。古人認為幌子的設計關係著商店的生意,所以要裝飾得吉祥,像旅館門前的幌子通常會掛一條木鯉魚,鯉魚就是「利餘」,也是「天天有」和「事事餘」的意思。

吐魯番有一座蘇公塔,和一座清真寺[3]相鄰,蘇公塔則成了其邦克樓了。蘇公塔至今已有理百多年歲月,也有一段乎轟轟烈烈的歷史:額敏和卓,是當年吐魯番地區的統治者與宗教領袖,因蒙古準噶爾部落的入侵而舉家遷向魯克秘,西元1720年,康熙出征準噶爾,他向大清投降,13年後,又未避準噶爾的侵犯率領部落遷徙甘肅瓜州、敦煌一帶;1755年,他帶三百人隨清兵征討準噶爾有功,冊封為鎮國公,隔一年因反對阿睦爾撒納和莽葛里克的叛亂有功,晉封為貝子;而後到他死時83歲,從參賽大臣道多羅貝勒,並加三眼孔雀翎,還畫其像珍藏清宮中,他的官運一職扶搖直上,沒有被貶過,也沒有被革職過,為什麼?我覺得他並不是一個英勇的風雲人物,因敵人入侵家園而遷徙三次,毫無抵抗反擊,清軍一來立刻投甲棄械,渾著清兵打敵人,混水摸魚而接受晉封,在他的生平中我看不到勇敢、智慧,而是順水推舟,幫然忠誠,當然不被懷疑,難怪官運亨通。

[3] 伊斯蘭建築的特色?

我們都稱伊斯蘭教的寺廟為清真寺,阿拉伯話為「麥斯吉得」,意指「禮拜真主之處」,也是穆斯林的活動場所,主要由禮拜殿、邦克樓、望月樓、講經堂、沐浴室、阿訇辦公室及宿舍組成,其中邦克樓又稱宣禮樓,古稱尖塔或光塔。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繪製有生命且會行動的物像是一種非義行為,所以,清真寺內只看得到植物紋樣、幾何圖形和圖樣化的阿拉伯文字。在伊斯蘭教傳入初期,在中國的清真寺還仿照阿拉伯建築,到了明朝就出現四合院的中式清真寺,而如今在新疆地區的清真寺,因為風沙大,材料多以磚及土坯砌成平頂或圓拱頂狀以防風沙。


即使我不贊成額敏和卓傑出愛國,但他的次子蘇來滿卻未他的父親建了這座蘇公塔,花了七千兩白銀。塔高44米,基部直徑10米,塔身呈上細下粗的圓柱型,塔內七十二級台階呈螺旋形依中心立柱像上逐漸收斂,塔頂是間瞭望室,四面有窗,登蘇公塔而小天下,北面的天山、火燄山、葡萄溝,西面的吐魯番市民房,一覽無遺,盡收眼底…說是說著,我們不能上去的!倒是進了緊鄰的清真寺,土木結構,占地2,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作禮拜,寺內南北各有十二個拱頂相連,分出許許多多的小經堂,讓人在此習經。因為伊斯蘭教不能有偶像崇拜,整座寺院和塔沒有任何雕像,有的花花草草、幾何圖形作裝飾,蘇公塔的塔身就有七種圖紋,還是挺有變化的。

修建蘇公塔是為了恭報清王朝對額敏一家人的天恩,並使額敏和卓一生的功績能流芳千古,以為名教,但如今我的一看,總是思考另一問題:在一條絲路上,我們見識了西安碑林內「大秦景教流行碑」的基督教,塔爾寺和莫高窟的佛教,和新疆最大宗教─伊斯蘭教,如此的豐富燦爛,是絲路造就了祂們,還是祂們引渡了絲路的人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