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4, 2001

情絲理路:嘉峪關(二) 懸臂長城

* 情絲理路系列是在娘的指導下,由姊妹共筆,老姊撰寫主文,本人撰寫註釋 *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渭城曲》



參觀過嘉峪關城,中午時分來至造型酷似長城的長城賓館,館內服務人員和各級幹部在門口列隊夾道歡迎,還放炮!一時之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你推我擠,難得這麼有派頭,不如昂首闊步,威風一下地走過去。

早上在關城的外城有道城牆延伸出去,這道長城伸到黑山時,最陡峭的那一段就是懸臂長城,依山勢而築,蜿蜒起伏,如懸空長臂一般。百聞不如一見,到達城腳下,舉頭一望,怎麼這麼陡、這麼長?聽導遊說要上去走一遭,許多人立刻百病齊發,領隊不敢勉強他們,就讓他們待在城下一架棚下,仰坐在行軍椅上休息,也有另一種體會。

我,是個年輕人,曾經是班際八百米耐力跑的好手,雖然最後榜上無名,但可不願服輸,臣服在長城下啊!出發吧!頭一段非常平坦,當熱身運動;大概五、六十米後,有一段小階梯,易如反掌,一會兒就過了;緊接著的是一段斜坡,約四十五度,完全沒有階梯,腳下黃體沙粒細小,缺少摩擦力,可要小心翼翼地一步一腳印,一失足會成千古恨,就是會像一顆圓滾滾的肉球一樣,滾到底,不但要傷痕累累,還會滿身黃土,就如一尊兵馬俑,我安全過關。

最後一段,最是艱辛困難,這可真要使出真功夫了!我的祕訣是低頭看著階梯走,階距小,要格外注意,千萬別往上看,會銳減自己的信心。這段難倒許多團友了,連一開始在說大話、聲稱自己一定行的媽媽,也汗流浹背,栽在第一個烽火臺,虧我相信她以前有運動健將之稱,這回她的名稱毀在長城。爬了大概十分鐘才到第一個敵樓,也就是烽火臺,稍作休息調整,養精蓄銳,然後進軍下一座敵樓。

經過一番折騰,我們踏上回程,大家身心俱疲,身是體力過度消耗,心是否定自己的耐力,連走路的姿勢都變形了,下斜坡時來個大外八,步子還有點不穩活像廟會中跳儺舞的,走平坦的大道時,卻扭腰擺臀,比模特兒更專業,反觀當地的小孩,上下長城都急速衝刺,上如快馬,下如滾石,還翻越長城奔馳於黑山上,用小石粒在山頭上拼出字來,我們也怪不得他們的示威,望塵莫及之外就是甘拜下風。

長城的特色就是長,聯絡訊息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烽火臺,晚上點火,白天升煙。漢代長城的烽火臺還有些遺跡,常是一堆黃土,萬頃黃沙,幾點殘壘,煞是淒涼與諷刺。當年的漢朝曾制定一套烽燧制度,將消息訊號分為四種:第一是舉烽表,將白布或紅布依敵軍多寡裁減,懸掛在高杆上,看到掛表,烽火照傳;第二種是舉烽煙,若見敵情,立刻燃燒材薪或狼糞,顯示狀況;第三種是舉火把,在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最管用;第四種,也是最嚴重的信號,稱「積薪」,士兵隨時都備妥成堆的柴薪,兩軍一交鋒立刻點燃,告訴大家烽火連天啦!有些亭燧到今天都還保存石化的積薪,看得出是紅柳枝和蘆葦桿一條條的紋路。大陸的考古學者沿著斷斷續續的烽火殘骸,直達新疆的羅布泊,因此他們斷言長城的終點是羅布泊。

物有百利,必有一害,歷代築起長城[1],防範了邊疆民族的侵略,是道有形的牆,而牆內的人民卻在心中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雖然一個以農立國的民族,築城是他們的必然觀念,但長城滋生了民族的優越感,產生閉關自守的政策,從此成了井底之蛙關起門來安居樂業,不改革、不創造,妄想以四大發明稱大古今中外,遺忘了城外的大世界,也錯過了世界的大改革─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啟蒙運動。長城心理深植民心,終究讓西方一網打盡,歷史的建築,歷史的悲劇!

[1] 歷代修築長城?
萬里長城在每一個時期的建法都不一樣,戰國時期多以版築法為主,外加一些蘆草、楊柳和黏土,這種方法保存不了多久,但在山西以西一直採用。唐代時,就把牆的表面改成磚塊,裡面仍是夯土的。到了明代,山西以東都改成燒磚和石頭蓋成,如今八達嶺一段露臉最多的長城,基本上就是以明代的規模再加以修復的。

長城不僅是條國防線,也是條地理的分水嶺[2],更是一條劃分草原與農業文化的界線,幾度削弱,幾度重建,縱然十九世紀以後根本意義不復存在,它就是一道牆,一道寂寞的城牆,也不能讓「上古史是築城的歷史,中古史是衛城的歷史,近代史是拆城的歷史」得以落實,只是它是中華文化自我發展,自我凝聚,無法割捨的一段歷史情懷,沒有它,中華子弟的夢要做甚麼?沒有它,中華子民的歌要唱甚麼?沒有它,中華子民的詩少了悲愁,沒有它,中華子民的畫少了…

[2] 長城是地理分界線?

長城的位置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線,他是中國大陸年雨量750mm的最北線,和冬季攝氏-10℃的等溫線,長城內是水土豐碩的農業區,城外是大漠茫茫的畜牧區。我覺得這樣的位置隱約顯現出古時漢人的自豪:「嘿!我們和人就把長城築在這兒,也不向外開疆擴土,你們蠻夷之人就在城外那沒水沒糧的荒地生活,看能活出甚麼?」活出甚麼?活出蠻力來了,越過長城搶地盤,長城是無法杜絕外族的。

多看懸臂長城幾眼吧!忘懷戰馬悲嘶,兵馬前仆後繼,箭翎似雨,旌旗凌空飛揚,把它真真正正地看成一道牆。殘陽依舊,寒月似銀之下亙古寂靜,「今人不見古時月,今城曾經照古人」的感嘆隨著巴士的排氣孔飄逝在塞上風沙之中,路旁的一棟棟平頂房,家家羅列三、四根的「煙囪[3]」在迷濛中彷彿一排狼煙四起,錯覺…

[3] 平民屋的「狼煙」?

在嘉峪關能看到一間民房有三、四根煙囪,這樣做甚麼?幫烽火台燒狼煙嗎?還是讓聖誕老公公有「多元入屋」的機會?當然不是,聖誕老人愛雪不愛沙的。在我們的絲路之旅中,就屬嘉峪關溫度最低,盛夏便如此,嚴冬可想而知,所以,屋子內每個房間都有壁爐以保暖,有壁爐就需要煙囪,因為這樣被火燒熱的空氣會變輕,讓屋內的冷空氣把它擠出去,而冷空氣也會因推擠過程中被壁爐燒熱也給擠出去,透過循環屋子才不會變成悶燒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