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3, 2001

情絲理路:嘉峪關(一) 嘉峪關城

* 情絲理路系列是在娘的指導下,由姊妹共筆,老姊撰寫主文,本人撰寫註釋 *

大將愁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清‧楊昌濬



嘉裕關位於甘肅省中央最為狹窄的地方,自古就是東西交流間一處重要的隘口。這裡曾經除了長城跟關城外,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除了將士和商人,是百里無人煙。但1985年在祁連山發掘出礦石,遂成立「酒泉鋼鐵中心」;五年前因為鋼鐵方面的需要,大陸政府設置了嘉裕關市,一年後升格為省轄市,在此定居的人如雨後春筍地增加,許多建築也在積極建設之中。

前來接出的導遊小姐姓呂,名改新,有點「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味道,不過大家仍依舊慣例稱呼她為「小呂」。車開離火車站沒多久,卻見戈壁灘是有道河溝,它的名字叫「迎賓河」,因為蒞臨嘉裕關城參觀的人長期以來有增無減,政府建此河感謝為新市鎮帶來商機和生機的旅客,我們也不例外阿!

「萬里長城萬里防」,一段世界上著名的建築,連人類已步入太空,仍能從火箭上看到海棠葉的一道葉脈─萬里長城。歷史上有二十多個朝代或國家興建長城,最早能追溯到西元前七世紀─春秋戰國之際,諸侯割據,各自封主,秦、趙、燕各自為防邊疆而築長城;秦始皇稱霸天下後,將三國的城牆串連起來,向東、向西延伸,全程號稱一萬多里,萬里長城就此定名;漢武帝為防禦匈奴,再次大舉築城,西起新疆的羅布泊(目前大陸學者時察的說法),東至鴨綠江畔,是最長的一次,但如今多已煙消雲散,留下的是明洪武五年之後所建,西起嘉裕關,東達山海關,全長七千里左右,途經陝西、山西、河北、遼寧五省和寧夏、內蒙古兩自治區。

是先有嘉裕關,後有山海關。嘉峪關名稱由來:嘉,美好之意;峪,山谷之意,建於美好的山谷間,朝北黑山,往南祁連山,南北長程25公里,橫斷河西走廊,地勢險要,分隔東西。關城分外城、內城、甕城、羅城,城中有成,城外有壕溝,層層防線,結構嚴謹。

入了外城,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建築,是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閣,我就不明白了:關隘駐守的都是士卒大將,會有文人來求功名嗎?倒是再前方的關帝廟,能求上蒼保佑平安,也能求財求富,燒一炷香滿肚子願望,一求多得;但不論關公有多大能耐,大家反而在乎廟外匾額中右邊一列小字「中華民國六年」,中共政權建立之後這四個字出現的機率屈指可數,興奮中不免感慨:在新中國,中華民國是一個過去的朝代,和宋元明清一樣。

關帝廟正對面是戲臺,佈景亮麗多彩,畫有太極八卦、八仙過海,兩側各有一幅畫,合稱「和尚窺女圖」,右方是一名和尚,利用大弟子拿的銅鏡,照射對面那名女子,從中窺探,還壓住身邊的小弟子,不准他看,就是那種「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行徑!而被窺的的那女子,袒胸露乳,手中抱著一隻似豬似狗四不像的怪物,小呂說因為這女子在生產時,被和尚瞧見了,天神降罪於此小孩,在場所有女性同胞立刻發出不平之鳴,小呂趕緊改口說:「因為女子與和尚偷情,有為天理,因而降罪……」才熄了眾怒,我想這些都有待考證的,在牆上有八卦的形象,這兩幅諷刺畫應該在說明當時有過佛、道二教之爭的事情吧!

再穿過朝宗門,即進入甕城。甕城四周高聳的城牆,插翅難飛,可見我們已被「請君入甕」了。當初設計此城是道陷阱,引敵兵入城,在敵兵以為節節勝利而乘勝追擊之際,封鎖出入口的兩道大門,如此一來敵人成了甕中之鱉,然後亂箭伺候,敵軍不全軍覆沒也要死傷慘重,不過負責關門的士兵若走避不及恐要犧牲了。內城中有「擊石燕鳴[1]」的傳奇,傳說這城中有許多燕子築巢,其中有一公一母是青梅竹馬,異常恩愛,一天兩隻出城覓食,但天氣頃刻間風雨交加,狂風驟雨,母的已安全歸巢,公的卻因城門提早關上而不得入城,牠企圖飛越城牆,可惜夜黑風高,一頭撞上城牆,當場命喪黃泉,母的之後也因哀傷過度而去世,牠們的靈魂為保佑其他人或燕子,只要一敲城牆就會傳出「啾─啾─」的燕鳴。此故事想必是編出來的淒美故事,是寓意內城高大雄偉,門壁森嚴,連燕子也難飛越。

[1] 怎麼會「擊石燕鳥」?

擊石頭怎麼會發出燕子的叫聲?關鍵不是那淒美的故事,也不是那隻燕子愛亂叫,而是那石頭的位置和嘉峪關的形勢。那石頭擺在內城的一個死角,本來是敲死角的兩面牆,但是古蹟為上,還是敲石頭好了,經過敲擊的聲波從死角擴散出去,外面卻是一個封閉的正方形城牆,聲波在此反覆回響,就產生一聲接一聲的燕子叫聲。

我們沿著馬道上至城頂,整個城的建構模式一目了然。內城是正方形建築,四個角各有一座角樓,士兵在那兒站崗、放炮,功能相當於瞭望臺,站在光化樓上,對面一棟是柔遠樓,再過去是嘉峪關樓,出了柔遠樓還是甕城,出了嘉峪關樓卻是關外了,這三棟樓高17米,磚砌的,由上往下建[2],磚塊來自黑山,利用冰運道[3]和山羊拖磚來運送,以節省人力,三棟皆三層,最高的屋頂屬歇山頂,屋樓重疊,屋脊上的鴟吻厚重,飛檐凌空,上置仙人與走獸,巍峨壯觀,樑柱上都已出現斑斑歲月的痕跡,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它們,如今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 為什麼嘉峪關由上往下建?

一般屋子是從下往上建,怎麼嘉峪關是從上往下建?這是怎麼建呢?他們先用土堆成十七米高的土堆,才開始從最頂端的屋頂蓋起,每蓋完一部分就挖掉,一直挖到最下面一層土時,表示樓層已經蓋成了。那為什麼要這樣蓋呢?可能跟甘肅省風沙大有關,如果把蓋好的樓房暴露在風沙中,可能會被風沙吹歪了或塌了,或是沙侵入縫隙,影響接口密合度,這樣不堅固的城樓會影響防禦功能,不過,這都只是據說,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重建的。

[3] 何謂「冰運道」?
蓋城當然需要石塊或磚頭,尤其那樣大的關城需要的量可非同小可,古人為運輸方便利用冬天地面結的光滑的冰,用羊來托運就輕鬆省力多了。

繞在內城城牆上,往外能清楚看到一道被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老長城,頭還貼著羅城,尾巴卻甩向遠方,消失在風沙之中,老遠的剛好有一列火車長長地駛過,飛沙走石間,兩條巨蛇在較勁,一黑一黃,交錯在視覺極限的一個點。經過一個角樓,轉向另一堵女兒牆,牆上的槍孔在下方,上方有個方形的燈槽,簡單的設計,卻方便士兵的守衛。

柔遠樓前,有處射擊場,目標是城下的兩個兵刀草人,意味著反清復明或推翻滿清呢?另外一邊有多款盔甲、馬及駱駝,讓人租穿,騎上駿馬威風凜凜,豪情萬種有如阿拉伯的勞倫斯;騎上駱駝,那樣的速度,就只能當阿拉伯的商旅了。

轉個身,看到甕城出口的門上,咦!怎麼放一塊磚?據說,當年建城時,來自各地的工匠菁英都參與設計,有位叫易開占的,不但能設計,更能準確地算出用磚的數量,非常厲害!監工知此人物後,不淮好意地命令易開占,要他算出建城所需的磚數,就給他多少磚,但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須剛剛好,否則就殺頭,易開占畢竟內行,磚塊果然不多不少,監工很不服,半夜偷偷放一塊磚在城門上,隔天立刻興師問罪,易開占機靈地回答說那塊磚叫做「定城磚」,若少了它城就會倒掉,監工聽了啞巴吃黃蓮無以反駁,既不能說自己放的,又不能斬易開占,那塊磚就這麼放下來了。

下了馬道,走回光化門,途經「游擊衙門」。游擊將軍事關城內的老大,任何人都對他唯命是從,關外的人要入關,要向他申請同意。這入關不是容易的事,明代有規定,入關一次只能20至30人,時間一到立刻離開,很嚴格的。關內與關外,感受相當懸殊,在關內有安全感,不受威脅,但一出關,面對戈壁灘如翰海,可能是去征戰,可能被放逐,那種「西出陽關無故人」和「春風不渡玉門關」的苦悶,不論是出嘉裕關、陽關、玉門關,都是荒涼悲淒,「多謝有情關上月,照人東去又西還」的美事自古幾希?無奈之下,出了嘉峪關,兩眼淚汪汪。

左宗棠曾在這兒佇足,見此處樹少,下令加寬馬路,兩邊皆種楊柳,清代詩人楊昌濬作了一首詩歌頌他:「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城栽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在1988年所建的嘉峪關外景區內就留有一棵「左公楊」。

即將離開嘉峪關了,再回顧一下吧!沙塵暴[4]中,黃土夯築的關城披上了保護色,和天地渾沌成一片,就如那模糊的歷史記憶,能辨識的是我們大紅大紫的衣冠,或瑟縮在牆角尋求片刻的安寧[5],或彳亍在彎彎柳道上感受古人的悲情。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當上天下雄關的好漢,除了流一身汗,更有滿心壯志,我一定要再到山海關,將長城從頭至尾,剝離課本,真正築在我的心窩中。

[4] 沙塵暴?

要提沙塵暴的原因,就一定要論沙漠化,近年中國大陸沙漠化越來越嚴重,在內蒙、寧下一代更甚,光是去年就發生十二次沙塵暴。它形容的原因是中國西北部地區多沙漠,當風起時,就捲起沙粒一路橫行,如今已經可以飛越台海,投奔臺灣,但是它的頭銜不是「中國西北反共義士」,而是人人聞之色變的污染源,它造成高濃度的懸浮微粒,會殘害呼吸道有疾病的患者。中國大陸的沙塵暴不只影響臺灣,整個東南亞和日本都劫數難逃,甚至連九千公里外的北美地區都受到威脅,我想金氏紀錄應該加上一條—飛最遠的沙子。其實我們在嘉峪關碰上的只是「沙塵揚」而已,還小巫見大巫呢!

[5] 城牆何處風聲大?
如果今天孔子走到城下,想要獨自思考「仁」的道理,他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請問他要坐在迎風面還是背風面?哈,如果孔老夫子有風寒病,當然是到背風面,風小些,可是那地方吵得很,因為當風吹過城牆時,因被阻礙而變成亂流狀態,在互不相讓下,就形成呼呼的風嘯聲,與迎風面的平行流動是不同的,孔老夫子若想在這樣的環境思考「仁」,那就得先學會「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