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7, 2001

情絲理路:西安(二) 兵馬俑

* 情絲理路系列是在娘的指導下,由姊妹共筆,老姊撰寫主文,本人撰寫註釋 *

驪陵點點石榴多,滿眼關中麥穗多。天下六雄雖覆滅,泥中萬卒備荊軻。始皇傲語傳無極,二是驕癡忘枕戈。莫怪陳吳翻叛幟,無兵地上奈秦何?
--《驪山秦兵馬俑歌》




早在半年多前,兵馬俑在台北歷史博物館開展,參觀人數逾百萬,而後由於立委的爭取,兵馬俑轉往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續展,也突破四十萬人。兵馬俑的魅力,盛況空前,兩次我都蒞臨參觀,那種水洩不通,摩肩接踵的滋味,我是記憶猶新,如今踏足於兵馬俑的原鄉,卻有近鄉情切的感覺!

兵馬俑在地下沉睡兩千兩百多年,重見天日,也造福人群的目光,能說誰的功勞最大?誰催眠了它們?秦始皇嬴政!他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所作所為,可歌可頌,亦可恥可恨。「嬴」據說是因其祖先伯翳調馴鳥獸有功,是舜帝賜的姓,而嬴政真正的身分,到如今還是各說各話,他不是秦國正宗的後代,相傳是呂不韋的兒子,身是飄搖,終究在十三歲登上了權椅,由呂不韋、太后和繆毒共同攝政,其實秦國當時已相當強勢了,因為在秦孝公掌權之時,以實行過商鞅變法,人民守法重紀,政府獎勵軍功,推行農戰政策,為秦國紮下堅固深厚的基礎。

嬴政即位九年後,呂不韋與繆毒因故相繼去世,他因此握有實權,開始他的天下霸業。三十九歲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欲自此子孫萬世,傳之久遠。他行中央集權制,立李斯為宰相,以法家思想為主體,進行一連串有利有弊的改革,利的德政有「書同文,車同軌」,為今日文字統一奠下基礎,也方便了交通,「統一貨幣」,改善春秋戰國貨幣混亂的情形;秕政有「焚書坑儒」,為限制思想,殘忍得活埋四百多位書生,焚燬眾多詩書,也是一場文化浩劫,修馳道,築長城,陷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卻只為自己的私慾。
秦始皇五十歲駕崩,就此住進了自己準備了三十七年仍未完工的陵寢。十三歲一登基,他即計畫大興土木,興建自己的陵寢,是太迷信,或是太早熟?而那一位位兵俑,一匹匹馬俑也一一入土。

大陸名導演張藝謀曾拍一部「古今大戰秦俑情」,內容指出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以實體為模子而捏塑出來的,實際並非如此[1] !但若是泥匠互相觀摩對方的長相而塑造出臉孔,倒是有可能,因為每個俑面相都不相同,光是鬍鬚就花樣百出,有日本人愛留的八字鬍,有張飛那種豪放的落腮鬍,有山羊老實的三點水型鬍,也有最普通的長鬍,鬍子對秦的男人有特殊的意義,只有囚犯才會被剃去鬍子;臉型也千變萬化,有國字臉、風字臉、田字臉、用字臉、申字臉、甲字臉、由字臉和自字臉之分;至於衣甲髮式,就有身份之分。而且他們不是今天這麼「土色土香」,想當年他們可是艷光照人[2] !所以,在兵馬俑中絕對不可能出現雙胞胎,不過其中有一張面貌與民初狂人日記的作者魯迅神似,魯迅應該為之高興,他有一位「千年兄長」!

[1] 兵馬俑的作法? 
陶俑的製作,首先要有一塊腳底板以支撐全身的重力,接著腳到腰部全是實心,腰部到頸部使用泥盆繞速法,就是像做瓶子用泥條一直繞,繞成空心的身體,外面雕刻成鎧甲,再將另外製作的頭裝上去,然後以九百度高溫燒烤,讓土變硬了用普通顏料上色,再以一千三百度高溫燒一次,燒完在手上放兵器便完成了。

[2] 兵馬俑艷光照人? 
一般人一定覺得奇怪,平常看到的兵馬俑都是土色,何來顏色之有?但二號坑四號俑就是彩色斑斕,絲袍赭甲,彩帶相間,甲帶、髮、帶、領、袖,有朱紅,天藍的點綴,面部肌膚是粉裡帶紅;但兵馬俑的顏色是塗在一層漆上,漆對乾燥的氣候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在出土後,外面空氣相對比裡面乾燥,顏色就紛紛脫落了。目前中國正和德國合作,想藉由一些仍有顏色的陶俑碎片找出兩千兩百年前的顏料配方,其中發現顏料中有一種罕見的顏料—紫色,紫色是要將赤(辰砂)和青混合後才能配色,又根據X光的分析,此色的化學學名為BaCuSi2O6 (鋇銅珪酸鹽),此物質只在超導體材料相合成時才會形成的一種副產品,很難想像兩千兩百年前如何有這樣的技術,真讓人不可思議。

這位兄長就是魯迅的千年兄長

一號坑是一個主要陣勢的俑坑:第一方陣有跪射俑、立射俑,在台灣由賴素鈴所著,小兵報到秦小兵日記中的主角就是動作特別,模樣可愛的跪射俑,雖然是人見人愛,但在軍中地位不高,只是在先鋒負責射箭與當擋箭牌,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他穿著可止滑的鞋子,以免剎車不住而送死!第二方陣以騎兵俑為主,第三方陣有騎兵俑,戰車俑和步兵俑,秦代戰車分有一般戰車、指揮車、駟乘車、佐車,車上均有御手、車左右軍吏等軍種,而指揮車上會有穿彩色魚鱗甲,頭戴鶡冠的將軍和身穿彩色花邊前胸甲,頭戴長冠的中級軍吏俑,通常將軍是受人尊敬的,而步兵俑分戰袍類:屬輕裝步兵俑,等級有一般士兵,下級軍吏和中級軍吏;鎧甲類:屬重裝步兵俑,有圓髻鎧甲、介積鎧甲、扁髻鎧甲之分。第四方陣是負責供應糧草的陣式。

一號坑的壯闊場面

第二號坑以步兵為主,分布於前鋒、後衛、側翼等,多手持弓弩,彷彿隨時要整軍出發。
第三號坑所發現的陶俑多面對面站,手持未開刃的兵器和稱為同殳的禮儀器,因此被懷疑為戰事的指揮中心,此坑是唯一未被破壞過的俑坑,但有些俑的頭遺失了,原因是甚麼也不得而知。




第四號坑似乎尚未開工,甚麼也沒有,但是五號坑卻是人滿為患,因為走了這麼久,大家都想到「五號坑」解放一下,舒緩壓力嘛!

我們參觀的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被譽為「青銅[3]之冠」一定要親眼目睹才不虛此行。一九七八年考古隊在秦陵西側的一個大型陪葬坑中發現了馬頭上的裝飾--金泡,斷定應該會有馬車一類的古物,果然發現五部銅製馬車,很可能是當時人所駕馭的;更在一九八○年挖出兩輛支離破碎的二分之一縮小銅車馬[4],當時車輪以碎成一千一百八十二片,經過八年長期修復才能完好如初。其中一號銅車馬稱高車,是皇帝車馬儀仗終的一乘,負責警衛前導性質的兵戎車,車上配有弩、矢、盾等兵器,而在車前,御手旁有個承弓器;二號銅車馬稱安車,正如稱呼一樣,人可以在車內吃喝坐臥,是一部設計精美的「個人房車」,不過它不是秦始皇的乘車,屬小官的車。秦始皇畢生愛坐車巡行天下,為此修築馳道,連自己也是死在出巡會稽、瑯琊、沙丘時駕崩的,李斯和趙高還將他的屍體藏在車內,並拖了一車臭魚魚目混珠,以防屍臭四溢,以免皇帝死訊引發天下大亂。

[3] 青銅器是甚麼? 
中國古代夏、商、周稱青銅器時代,中國人古代就發現銅和錫的合金,且知道含錫的多寡可使銅的熔點下降已,提升合金的硬度,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器含錫約在18~21%,接近中碳鋼調質後的硬度。

[4] 銅馬車的神奇? 
秦陵陪葬坑的一、二號銅馬車,質地精巧,配備完整,很能表現當時的風格,兩輛車的車頂都是模仿龜殼做成,據說很堅硬,而且中間高,冬天時可在車內生火爐;另外車前四匹馬中,有一匹插著「纛」,那可是高級官階才能插的;最細膩的還是纛上那一條條細銅絲,都是直徑0.25~0.3公分的銅絲,全是用拉成的;二號車的車廂四周有可以開闔通風的窗扇,因為窗牖推拉槽可是用粉末焊接的。秦始皇的座車是六匹馬拉的高級車,所以二號車明顯不是秦始皇的車。

出土的銅製品除了粉身碎骨的銅車馬外,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劍器[5],在挖掘時非但沒有生鏽,還有彈性!

[5] 銅劍的奇蹟? 
秦兵馬俑的奇蹟有一把一號坑發現的青銅劍,劍身在出土前被陶俑的碎片壓住而彎曲,沒想到碎片一拿開,劍立刻反彈恢復原形,既平直又沒有生鏽,包辦了二個奇蹟。秦人在製劍時,為了能使劍具有穿透力而不至折斷,就採用下寬上窄、下厚上薄的力學原理概念,也更具彈性。至於防鏽,秦人在青銅劍鍍了一層厚10~15mm鉻鹽氧化層,可防止生鏽,這技術在漢代仍有,但之後便失傳了,1973年德國人才發現此法,還申請了專利,這得替秦人打抱不平呀!

銅車馬館入口的迎賓俑

銅車馬四分之一的縮小像

秦始皇本身的皇陵呢?今日以找出其大概位置[6]了,考古學家認為皇陵非常龐大且機關重重,因為根據記載,秦代軍隊分紫衛軍,負責宮內;禁衛軍,負責宮外;宿衛軍,負責守皇陵。而兵馬俑只是宿衛軍而已,據說秦始皇當年殘酷地將設計皇陵的工程師活埋了,以免將來有人破壞,所以,皇陵如何安排沒有明確紀錄。當然,以今日的科技,不想倉促開挖也是另有原因的。

[6] 秦始皇陵的困擾? 
秦始皇是一位野心很大的皇帝,他將自己看得比天大,那他的陵寢更是不容小覷的,他企圖在地下造一個屬於他的永恆帝國,所以學者懷疑在驪山下的秦始皇陵不只是個陵寢,而是龐大的地下宮殿。 
為了確定秦始皇陵的正確位置,學者暫且相信司馬遷史記中說秦地下帝國是「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一段,探測後發現墳丘水銀含量竟有1500ppb,比正常含量高出43倍,證實秦始皇陵下以人為方式蓄積大量的水銀。考古隊又用鑽探的方式來探測地下陵寢的樣子,發現有城牆、城門,估計大小是長460公尺、寬394公尺的長方形。

中國政府一直不敢開挖秦始皇陵,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陵在地下約72米處,經過三層地下水層,要是開挖了,排水問題如何解決?第二,地下宮殿是長寬各約500公尺的正方形,如果要蓋起一棟建築物以保護現場,就得像一號坑那種中間不加支撐柱的,那樣大的跨距要如何解決?第三,皇陵內有大量水銀,開挖後造成的空氣汙染要怎麼解決?第四,挖掘後可能出土大量文物,在還沒有完善的保存方法下,貿然開挖後果不堪設想。秦始皇陵一日不開挖,就一日無法滿足世人的好奇,只要一開挖,必然是世界的大奇蹟!

其實,中國人對所謂的墳墓本來就又敬又畏,兵馬俑在更早的時候就屢次被發現,但人們認為這「瓦爺」非常不吉利,而後不了了之,要不是一九七四年陝西的一場春旱,迫使農人挖井,能出現這「世界第八大奇景」嗎?我們與瓦爺在冥冥中有這份緣,如果沒這份緣,兵馬俑就會繼續沉睡;如果沒有這份緣,我們無法對秦代這關鍵的十五年有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沒有這份緣,現在的我也不能站在這些高大的俑前,讚嘆也閱讀了先人巧手記載的衣份珍貴的無字記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