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阿嬌向此情,此中天意固難明。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平安。
--唐‧羅隱《黃河》
如果說黃河有母親的話,那她也會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奶奶吧!因為我們視黃河為中華民族之母。
在蘭州黃河邊的一處,就有一座「黃河母親」雕像,她的經歷是光輝燦爛:是由獨一無二的女作家何噩所設計,北京第一雕塑廠於1986年打造完成,在首屆黃河雕像展榮獲優秀獎。這位偉大的母親以舒服的姿勢仰臥在波濤澎湃的黃河大浪之上,彷彿在做水療按摩,微閉雙眼,淡淡笑靨,頭髮自然垂落在河面,體態豐腴優美,線條柔和,眉心似乎還透亮,慈祥之容顯露無遺,而她身旁還有一個小娃,笑得很開心,眼睛都只剩一條縫了,俯趴在水面,雙手雙腳使勁兒打水,模樣頑皮,但水中的魚卻被嚇得倉皇游竄。魚的圖案由幾何圖形─三角形和圓形─所構成,構思來自被喻為「彩陶之鄉」的甘肅省所出土的彩陶器。雖然黃河的母親並不住在蘭州,但藉著這件事意義深遠的作品,反映了不僅蘭州,更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發源[1]與特色,然而,我們仍不免要問:黃河的出生地是那兒?
[1] 中華文化搖籃?
從小一直有個疑問:長江流域明明就比黃河流域富庶,自然條件又好,為什麼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的搖籃?今天我明白了,黃河經過黃土高原上,這種初生黃土是從戈壁吹過來的外來品,即不是土生土長的,自然呈現較鬆又軟的土層,內多孔隙,而且它脫胎於草根或樹根的圓形細管,易儲水,但也容易被大水混成泥漿,所以先人利用黃土底層保有水分的特性,種植不需太多水的小米;此外,黃土還有一個優點是土質鬆軟,易翻土播種,而長江流域的土質較密實,必須有高級一點的農具才能翻鬆,所以文化的培育,黃河流域就當仁不讓了。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喇山北面的一處盆地,明確位置為何?學者是眾說紛紜,1978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才提出了卡日曲是黃河起源的官方說法。綿延5,464公里的黃河流經九個省份,從青藏高原越過青海、甘肅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有「塞上之南」之稱的河套平原,翻騰狂奔於陝西、山西境內萬壑深谷之間,破龍門而出,到西嶽華山腳下調頭向東駛去,一急將黃淮平原一刀兩半,蜿蜒湧向渤海灣。
黃河的源頭能用「源出崑崙衍大流」來加以形容,一滴滴的水珠或一場甘霖,匯集一條涓涓細流,細流在會合成一條小溪,然後小河,才大河,循序漸進,雖然實在渺小,但卻不能忽視。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才能流出一個輝煌的未來。
在上游,因距海遙遠,雨量稀少,在農業上非常困難,但「上帝關了一扇門後,會在另一處開一扇明窗」,寧夏的銀川就利用黃河轉彎所沖積的沃土開創一片樂土,滿田青綠發光的麥子,油菜花亮得刺眼映入眼簾,塞上江南之名不脛而走,因此,說「天下黃河寧夏富」絕不過分。
自中游起,「千溝萬壑泥沙來」,黃河在呂梁山受阻而轉彎,橫穿黃土高原,此處黃土肥沃又能居住,自古就吸引人類開發,故有「中華民族搖籃」的美譽,而以水勢壯觀出名的壺口瀑布就在此段,但由於此段植被嚴重不足,水土因強烈侵蝕[2]大量流失,黃河之名就更拜黃土高原所賜。
[2] 黃河的蜿蜒與侵蝕?
我們看黃河都是彎彎曲曲的,那是經過千年的塑造才有的「曲線」身材,每條河流初形成時都是趨向直的,但只要有一點轉向的跡象,水流中會出現垂直的次流,先是侵蝕此岸,從水面流入水底,再從水底穿到水面,沉澱到對岸,這樣一岸一直沉積,河道能不彎曲嗎?另外,河流在受到一種叫「柯若利士力的假想」的影響,使河流在北半球會偏右,所以北半球右河岸的沖蝕程度比左岸嚴重。
黃河的下游沖出一片黃淮平原,不過大河從湍急的高原衝出,遇上地勢緩和,泥沙沉澱,河床竟然長高了,和開封鐵塔兩層樓一樣高,被稱「懸河」,可以算得上世界第九奇景,這給人民帶來無限的困擾─經常氾濫成災,所以「千里大堤鎖狂龍」,堤防越築越高,越修越長,水位也更上一層樓,加上改道決堤的斑斑歷史紀錄,除非治本,改善中游水土流失的問題,否則面對這狂龍,也只能望河興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黃河既是文化搖籃,亦是「害河」及「中國之患」,她帶來六大災難[3]:洪水、乾旱、冰凌、風沙、鹽鹼與內澇,歷代的人民為她流下的血淚無以計數,尤其是洪水最為嚴重,人民對她恨之入骨,認為是中國災難的象徵,卻又無法忘懷她自古以來的恩情,矛盾之際又奈何?黃河之水天上來,只能聽天由命嗎?
[3] 黃河的六大災難?
從古至今黃河給中國帶來大小災難不斷,而且它不像尼羅河那麼守時,它是「春天後母面」,叫人捉摸不定,它的害人六招,招招置人於死地,現在我來破解它狠毒的原因:
水災—黃河本身含沙量極高,到了平緩的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提高,當比平地高時就容易氾濫;而且黃河流域降雨季多在七、八月,冬季降雨甚少,如此使黃河流量忽大忽小,也易發生水災;加上黃河沒有像長江有洞庭湖、鄱陽湖等能調節水量的湖泊。
乾旱—黃河屬中國北方,通常北方的雨季又晚又短,南方的雨季持續時間長,故常有春旱現象,如果北方的冷氣團停留過久,南方的濕氣團上不來,那乾旱會更嚴重。
冰凌—主要出現在和套地區,因為黃河的上游在它的南方,下游先封凍,使上游的水受阻而囤積;回春時,上游先開凍,冰混著豐沛水流到下游,下游卻尚未開凍而形成冰壩,此時水位提高,決堤而成災。
風沙—黃河改道已是前科累累,而改道後留下的河道就形成一條沙路,一旦風吹起,就是黃沙滾滾,淹沒房屋和農田。
內澇—黃河經常氾濫,打斷原有河流系統,留下許多乾涸河道,河道中沉積泥沙,一旦暴風雨,排水不良,就造成內澇。
鹽鹼—黃河所製造出來的乾枯河道,因為水分蒸發,水分子中的化學鹽分,並不會隨著水分蒸發到大氣裡,而是留在土壤的表面,水分一直蒸發,鹽分一直在土壤累積,長期下來就成為鹽鹼土,很少植物能生長在這種地方,這也稱為土壤沙漠化。
回蘭州來看看這段寬200多米的平緩大河吧!黃河三大鐵橋:蘭州、鄭州、濟南,蘭州的黃河鐵橋橫跨黃河,看似簡單,卻是工程浩大,它建於清末,由美、德兩國共同建造,原料由美國進口,花了30多萬白銀;到了中國,用海船運至天津,經火車載到河南,在利用人力車或馬車拖來蘭州,如此千里迢迢就三個月了,三年四個月後才完工,在1942年改名「中山橋」,是為了紀念國父 孫中山先生。說得頭頭是道,我們卻無緣過橋,因為車體超重不得上橋,真是咫尺天涯!
離黃河母親雕像群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小公園,主角是兩座水車,直徑16.5米,當年一次能灌溉600-700畝田地,如今窮途末路,只能待在公園中享受悠閒的生活。水車是早期黃河濱農田的得力助手,那過河的交通工具?就靠羊皮筏[4]吧!當然是現在是少有的,它們隨著歷史退隱了。
[4] 羊皮筏?
羊皮筏的製作,首先當然是把羊皮拆下來,不過得完整的羊皮才行,用青鹽搓揉,使它有韌性,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乾,羊毛拔掉,再用菜籽油反覆搓揉五、六遍,將幾張羊皮綁在一起,要過河時才充氣,就成了橡皮艇的小船了。
天太熱了,我坐回有空調的車子,心中有些胡思亂想:這輛巴士在很久以後一定也會像水車、羊皮筏一樣退出歷史舞台,換來另一種新的交通工具,或許就是電影「第五元素」中的車子,或許是…無論如何,黃河仍是黃河,幾百年,幾千年,人如何與自然爭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