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屈曲萬山趨,攤淺奔湍急跳珠。一葉羊皮筏自在,水車倫畔過徐徐。
--沈均儒,1950,《過青海》
要形容青康藏高原,以一個綠字最為貼切,滿山遍野的草原,彷彿無際的青翠大漠,一丘丘綿亙千里之遙,起起伏伏中,略略點綴著白雪的羊群,或棕色的牛群,或一匹駿馬馳騁而過,留下一線塵絲。馬小姐又再度為我們歌唱: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期盼,
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噢~ 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拉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
難道說還有讚美的歌,還是那彷彿不能改變的莊嚴。
噢~ 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我們沿著蜿蜒而窄小的山路,搖搖晃晃地前往日月山。日月山高度3500米,原來稱為「赤嶺」,因山頭覆蓋紅色的砂岩,有兩座山頭,中間一處低窪,兩座山頭上,左邊有座月亭,右邊有座日亭。相傳當年吐蕃[1]贊普松贊干部愛慕大唐國文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長安,並要求通婚。其中一次擔任此次任務的是吐蕃大臣祿東贊,晉見唐太宗時,唐太宗故意出了五道難題考他:首先將一群母馬和幼馬混在一起,要求分辨出母子關係,祿東贊是吐蕃人,自然熟悉畜牧業上各種知識,他先不供應幼馬飲食,過了一段時間後,將母馬與幼馬一同放出,幼馬因饑渴立刻找到自己的母親,而祿東贊也答出此題。
[1] 「吐蕃」名稱的由來?
吐蕃的名稱是從Tibet來的,巴利文「ti」是「三」的意思,另外「bet」是從梵文Bodhi演變的,是「覺悟」的意思,所以吐蕃是「三種覺悟」,智慧很深的意思,不能以輕視的觀念稱它「ㄊㄨˇ ㄈㄢ」,它的實際念音應從原來的Tibet音譯成「ㄊㄨˇ ㄅㄛ」才對。這種誤差還有稱「藏傳佛教」為「喇嘛教」一樣,「喇嘛」是「秀異分子」或「師父」之意,在語言邏輯上稱宗教為喇嘛是不適當的。
太宗接著考第二題:他給祿東贊一顆小珠子跟一根線,要求他把線從珠中彎曲的孔中穿過。祿東贊在其中一孔塗上蜜汁,再將線繫在一隻螞蟻的身上,放在另一孔前,螞蟻一聞到甜味,就沿著孔隙爬過,而線也就穿過去了。
第三題太宗交給祿東贊一段被砍斷的樹幹,要求指出何處是上方,何處是下方,聰明的祿東贊將樹幹放入池中,按樹幹浮沉的樣子,指出沉入水中的是下方[2]。
[2] 為何樹的下方會沉入水中?
祿東贊的做法是非常具有科學觀念,樹木在生長時,剛生成的樹幹往往比較緊密,比較結實,才能支撐上面所有的樹幹、樹枝、葉子甚至花、果子、的重量。把一根大木頭放入水中,結實的樹頭較重,當然會下沉得較深。
祿東贊順利答對五題,太宗很高興並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部,但坎坷的是,祿東贊奉命保護文成公主和親入藏,不過越往西走就越荒涼,文成公主有點悲傷,因為和大唐長安的繁華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太宗聞知此事,令人打造一件「日月寶鏡」給文成公主,只要想念父母即長安,就能在鏡中看到一切。不過,迎親隊伍在行經今日日月山時,文成公主看見一片乾旱,寸草不生,倍感淒涼,不肯再西進,祿東贊擔心不能完成使命,便叫人偷偷把日月寶鏡換成石鏡,文成公主發現她看不見長安和父母,認為父親欺騙了她,一氣之下把鏡子摔到地上,而形成今日的日月山。
雖然文成公主是如此的依依不捨,但她對西藏地區的奉獻算得上豐功偉業。她攜帶醫藥、生產技術方面的書籍,以及穀物蔬菜的種子和精緻的手工藝品,也為落後的吐蕃人民修曆法、改善農業,並請來大唐養蠶、釀酒、製碾磨和造紙墨的工匠,更進一步提倡佛教。當地人民非常愛戴這位大唐的公主,廣泛流傳她的民歌1300多年:
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
帶來不同的糧食共有3800種,
給西藏的糧食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
帶來不同手工藝的工匠5500人,
給西藏的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
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
帶來不同的牲畜共有5500種,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年年豐收。
我們只參觀了月亭,亭內中間擺著一隻贔屭,背著一塊記載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的事實,四面牆上用彩繪磁磚拼貼出唐太宗「五難婚使」的故事。站在亭外的臺階上,能俯瞰整片大地,一陣微寒的風拂過臉頰,外套似乎欲隨風歸去,三隻大鷹盤旋翱翔,幾聲淒唳迴盪在綠嶺間,給人滿腦遐想,躍躍欲試地想探索這頁美麗的山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