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原本並不在我們計畫行程內,原定是從枋寮沿縣道185騎上三地門,然後空出不騎車的一整天坐車上海拔更高的霧台,體驗排灣族的原味民情。這個通常單車環島不會做的計劃起因於當初我們一直想要找個原住民部落住上一天,不一樣的生活總是令人著迷,但是礙於交通工具是普通的鐵馬、人也是普通沒練過的凡人,沒辦法上高山,我們差點就放棄了這想法;後來我在屏東線地圖上發現了三地門這海拔200以下的地方,還有直通道路上到霧台排灣部落,馬上把此地納進了計畫。
幻想霧台
我很喜歡欣賞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應該說是我嚮往野味十足的東西。排灣族最讓人熟知的是石板屋,它不像大部份南島語族的木造干欄式建築,而是用板岩搭起低矮堅固的屋子,大門通常比一個人的肩膀還低,有一說是因為白天男人出門在外,女人在家裡恐遇惡人闖屋,門矮可以迫人彎腰低行,多少可避免有意人士冒然闖進來;排灣族的屋子還有一特色,就是家中過世的人是直接埋在屋裡床板下,他們認為讓人死後仍然住在家裡可以用靈魂守護在世的家人子孫;排灣族屬於封建型的社會結構,把人分成各種階級,每階級有自己的規定和禮束,階級間的交流也受到嚴格的管束,比方說不同階級是無法通婚的;另一有關排灣族的特色是他們以百步蛇為原始祖先,所以可以從他們身上的繡圖、屋牆上的雕刻、陶用上的裝飾等地方看到百步蛇三角型的頭和身上花紋的圖案。我們原本以為可以在三地門或霧台欣賞到上述這些特色文化,但眼下看來空幻一場,除了計畫改變的原故外,那碧麗斯在後一天就把往霧台唯一的連外道路給毀掉了。
高雄
打算就在高雄躲個三四天等颱風過後再走,我們要投靠到馬尼的大伯家。放了行李後伯母好心得載我們去西子灣,因為我們說要去觀大浪。才半年前的寒假來過西子灣,中山大學依舊,但那山頭上嚴重商業化的英國領事館因颱風歇業,海邊雨勢頗小但風勢梃大的,偶爾會被吹得寸步難行,我們不時爬上礁岩居高臨看狂風掀起的波濤大浪,海水混濁,理想中的白浪花混了一堆灰黑的色調,想著要是這浪是在東北角翻起可有多好看,其實,也幸好它不是。我們在中山大學活動中心耗了幾小時才往高雄市區的方像步行回去。
接近傍晚六點我們走到六合夜市,想自己來高雄多少回了也沒到過此地有些說不過去,誰知原以為的人聲鼎沸怎麼變成空街一樣門可羅雀呢?形形色色的招牌掛滿了街區領空,街口一個大標誌「六合觀光夜市」,但就是沒有什麼店家營業也沒有什麼人逛街,好像進入一個古城看到硬體遺跡後開始幻想曾經的繁榮熱鬧,看來又是碧麗斯惹的禍了,我們只好隨意挑家賣豬腳水餃的小店胡亂吃了一餐。
坐計乘車回伯母家,明天要幹麻等明天再說吧!